彰化永樂街是商業鬧區,在日治時期市街改正的棋盤式大馬路背後,仍留存著清代狹小蜿蜒的巷道,從喧囂的商店街彎進靜謐巷弄可以見到居民自在的坐在家門外曬太陽聊天、在老房子被拆除的空地上高低的晾著衣服棉被,像蒙太奇似的把鄉村親密的街坊關係和車水馬龍的商街拼接在一個街區的正背兩面。
由於老街巷的交通不易進出多只能步行或騎車,加上人口老化的問題,街區背後的老房子多面臨到被拆除的命運留下廢棄的空地。我選址在永樂街區背後一處這樣的空地,保留原本的一白色量體與兩道紅磚牆分別做為社區廚房與其前制作業空間;空地上散布著用餐亭與窯等量體,讓居民的活動通過屋簷和樹蔭下的聚集與量體的分割能夠自由地在不同機能空間中流動、滯留或聚集。
而另一邊提供給返鄉青年的共居住宅企圖給予居住者們「家」的感受。青年都是隻身來到這新生活的地方,這個家可以包容每個人擁有個人生活空間,因此擁有許多小角落與小窗口。同時也讓他們能一層層漸進地融入人群,因此我以一群人的最小數「三」為最小單位作為一間房間的床位數,再透過兩三間房一簇群的方式安排一個開放的院,五棟量體留出「之間」的交流空間,讓家能在這些「之間」與青年們彼此的親情間凝聚出它溫柔厚實的體。